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客家文化 更多

客家风情

岁时佳节

方言俗语

风物图解

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客家文化 > 客家风情 > 内容 

杨村“卵屎”话里的亲家情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-5-19 18:27:51
   杨村镇西排的老徐,闺女嫁去县城后,跟亲家老廖只在婚礼上见过一面。临近中秋节了,这天老廖揣着两盒印着“高级月饼”的盒子,坐“龙南—杨村”公交晃得脑壳疼,又雇了辆摩托车在土路上颠得屁股发麻,总算瞅见老徐家那爬满丝瓜藤的院墙。
   院门锁着,土墙上爬满丝瓜藤,正开着嫩黄的花。隔壁邻居正蹲门口摘菜,听见动静探出头:“你是老徐的城里亲家吧?我见他去河对面田段里犁田了,我去喊他!”说着拎着围裙就往田埂跑,嗓门亮得能传半里地:“老徐!你城里亲家来啦!快回家呀!”那嗓门能惊飞半村的麻雀。
   老徐这会儿正赶着老黄牛犁地,裤脚卷到膝盖,腿上沾的泥点子跟梅花印似的。听见邻居喊,手里的犁把“哐当”一扔,差点砸着牛蹄子。他慌得摸出腰后皱巴巴的毛巾,胡乱擦了擦手,拍着牛脖子:“老伙计,咱得赶紧回家!贵客来了,可别让人家等急了!”说着牵着牛往家赶,牛蹄子踩得泥路“吧嗒吧嗒”响,溅得老周后裤腿全是泥,他也顾不上擦。
   到了院门口,老徐先把犁靠在墙脚下,又把牛绳绕着窗户子上绑结实,还不忘拍了拍牛屁股:“老实待着,别给我丢人!”才三步并作两步进了屋,就去灶房舀水洗手脚。刚搓洗完,老廖就从堂屋迎了出来,尽量让自己的笑容显得亲切:“亲家,这么勤恳呀,你去犁田来呀?”
   老徐擦着手,嗓门粗得像砂纸磨铁锅:“你这卵屎人,就冇什么卵屎问了?不是去犁田难道还是去犁岭呀?山上全是石头,我犁它干啥,给牛磨蹄子啊?”
   老廖听着“卵屎”俩字,嘴角抽了抽,心里嘀咕:这亲家咋一开口就说“粗话呢”?可看老徐笑得一脸真诚,又不像生气的样,只好硬着头皮应着。老徐转身从柜子里摸出个边缘掉了瓷的搪瓷杯,抓了把去年自己炒的绿茶泡上,端到老廖面前:“亲家先喝茶,乡下就这条件别嫌弃!你这么大老远来,路上肯定是累坏了!”
   老廖看着那杯里飘着的茶叶梗,桌上也没拿些点心出来,又想起老徐方才的话,于是也想学着说句家常,琢磨半天开口:“没什么卵屎绑,喝什么卵屎茶……”这话意思“没什么伴茶吃的,还喝什么茶”,话刚出口,自己先愣住了——他本想客气说“没带什么好东西,给你添麻烦了”,可这“卵屎”一挂嘴边,活像在挑理。
   老徐“噗嗤”一声笑出了声,拍着亲家老廖的肩膀差点给他拍得呛着:“你这城里亲家,学话倒快!咱这‘卵屎’不是骂街,是顺口说的口头禅,怪我口快心直,说话没吞口水。说着从竹篮里摸出几个刚蒸好的玉米,剥了皮递过去,玉米须还粘在手上就往老廖手里塞:“亲家快吃!这是自家种的,甜着呢!比你们城里那盒盒罐罐的点心强多了,那玩意儿甜得发苦,还噎人!”
   老廖咬着玉米,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流,听老徐絮叨“今天犁地差点让牛给带沟里”“院里的母鸡昨天还下了个双黄蛋”,再看窗外老黄牛慢悠悠甩着尾巴,忽然觉得这带点“糙”的乡下话,比城里那些“您慢用”“别客气”的客套话更暖人心。原来杨村人待客、说话的好坏,从不在字眼文不文雅,而在心里真不真诚。俩人越聊越热乎,后来老廖走的时候,还特意跟老徐说了句“下次我再来杨村,吃你种的卵屎西瓜”,逗得老徐笑得直揉肚子。
·上一篇:七月半杂记:别让虚头巴脑,搅了.. ·下一篇:线底藏情——杨村客家鞋垫里的爱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