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客家文化 更多

客家风情

岁时佳节

方言俗语

风物图解

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客家文化 > 客家风情 > 内容 

杨村话里的“卵屎”:一句口头禅里的乡土性情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-6-18 12:51:16
   在杨村镇的各村各围走一圈,总能听见一句极具地方特色的口头禅——“卵屎”。“你这步棋走错了,笨出卵屎!”“你这曼崽做事毛手毛脚,蠢出卵屎!”初听时或许会皱眉,以为是粗鄙的骂语,待在杨村多待几日便会明白,这声“卵屎”里藏着的从不是恶意与不雅,而是刻在乡土里的直白与亲昵。像一把钥匙,能打开理解这片土地上人们真性情的大门。
  “卵屎”二字,在杨村话里从不是字面意义上的粗秽,更像一把丈量“程度”的标尺,专用来形容“到了透顶”的状态。谁家孩子考试漏了简单的题目,爷爷放下嘴角叼着的烟,用手轻轻敲敲他的脑壳:“这道题都错,上课就不好好听,蠢出卵屎!”语气里带着点恨铁不成钢,眼角却弯着笑;街坊邻居凑在牌桌前赌点小钱,输了牌的人拍着桌子笑骂:“今天手气差出卵屎,下次定要赢回来!”输了牌的懊恼早被这句口头禅稀释成了玩笑。它像给日常对话加了层“夸张滤镜”,把“很笨”“很差”这些平淡的评价,变得鲜活又有张力,听的人不会较真,反而觉得亲切——无论熟悉或陌生的人,都会用这样不加修饰的话拌嘴。
   这口头禅的使用,也暗合着杨村人的相处之道。大多时候是长辈对晚辈说,带着几分长辈对小辈的随意与疼爱。村口老赖见邻居家的后生学骑自行车总摔,远远喊一句“骑个车这么久都学不会,你笨出卵屎,牛教了三朝都晓转角,慢点!”,话里是提醒,也是长辈对晚辈的自然关照。偶尔在玩笑场合,晚辈也敢跟长辈“放肆”。一次家族祭祖聚餐,围中长老叔公夹菜掉了筷子,读高中的后生崽笑着接话:“叔公的手滑出卵屎,拿筷子都唔稳!”一桌人都笑起来,叔公也不恼,反而指着他笑:“你这曼崽,学会打趣我了,我掉筷子是还有人请!”没有城里人际交往的客套,一句“卵屎”打破了辈分之隔,把严肃的长幼关系,变成了热热闹闹的家人闲扯。
   有趣的是,在轻松的玩笑场合,这句口头禅还会打破辈分的界限。逢年过节家族团聚,晚辈看长辈下棋走了昏招,也敢笑着调侃一句“叔公,你这步走得差出卵屎咯”,长辈非但不恼,反而哈哈大笑,拍着晚辈的肩膀说“你这曼崽懂个卵屎”。一来一回间,辈分的隔阂消失了,只剩下亲人间的热络与随意。
   如今的杨村,年轻人大多外出求学、务工,带回了普通话和新的表达方式,但只要回到村里,几句“卵屎”总能脱口而出。村口的小卖部里,年轻的老板娘见顾客拿错东西,笑着说“你这记性差出卵屎”;祠堂前的古榕树下,老人们带着孙辈玩耍,要是孙子爬树,爷爷就会对孙子说“你这卵屎人瞎出卵屎,这么高的树都敢去爬呀,摔下来就会跌出你的生卵屎!”一边急忙把小孩抱下来。
   杨村的“卵屎”,从来不是粗话,是裹着烟火气的表达,是不掺假的直爽,更是乡里乡亲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。它像一粒埋在杨村人语言里的种子,长出来的是热热闹闹的生活,是实实在在的人情,让每一句“透顶”的评价,都成了最鲜活的乡土注脚。
·上一篇:请月光姐:杨村客家人中秋的祈福.. ·下一篇:恶语反噬如影随形,善言积福荫及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