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地方文化 更多

典故传说

阳明文化

信仰遗闻

饮食文化

地名文化

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地方文化 > 信仰遗闻 > 内容 

李章杰挥毫“银山庙”:以笔墨续杨村文枢之脉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0 19:07:55

   在太平堡九连山深处,杨村的文脉与仁风,曾因一位贤士而愈发醇厚。他便是李章杰,字毓英,道光丙午年(1846年)生于太平润洞客家村落。他凭借精湛的营造技艺、深厚的乡邻威望与无私的公益热忱,他成为杨村百姓心中值得托付的“贤达”。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,既孕育了润洞村落的古朴厚重,也滋养了李章杰如苍松般正直的品格,其一生行善举、兴文脉,成为太平地区乡邻口中代代相传的佳话。


李章杰的才情自幼显露无遗。年少时沉潜经史,尤对《四书》研习精深,杨村乡党皆以“博雅”相称。不同于闭门苦读的书生,他将圣贤之道融入日常言行,为人正直不阿,处事公允透亮,“其人如松”的赞誉在乡里口耳相传。更难得的是,他心怀悲悯,深知山乡百姓疾苦,平生乐善好施——遇有杨村蒙童因家贫失学,必慷慨解囊相助,在杨村时助力数十名孩童重拾书本,为闭塞的山乡播撒下文化的种子。
   一、倡修太平桥:以桥通脉,解民生之困
   李章杰在杨村办学讲学期间,脚步踏遍杨村,经常转展坪湖、车田,见太平桥被洪水冲毁多年未见修复,他就倡导并主持修缮杨村太平桥,这成为他一生最卓著的善举。这座横跨杨村太平江的古桥,始建于明正德年间,为纪念王阳明平三浰之乱、祈愿地方安宁而建,却在乾隆年间毁于山洪。此后百余年间,两岸百姓往来需涉水或绕行,雨季更因水流湍急屡遭洪涝,交通与民生深受其扰。


章杰当年题写的门联
   清同治八年(1869年),常年在杨村讲学的李章杰,因早年习得木石营造技艺、熟悉桥梁修建原理,再加上积累的深厚声望,被乡邻一致推举为重修桥主持,赖懋杰则为重修桥督理长。李章杰他既懂技术、能统筹,更愿放下私利为杨村牵头奔走。接过重任后,李章杰深知集资之难,率先捐出百银元作为“头缘”,这份赤诚打动了乡邻与往来商旅,众人纷纷响应,很快筹足资金。
   重修的太平桥为石拱重叠廊桥,以糯米红糖为黏合剂加固,船形桥墩如利刃分水减阻,历经数百年风雨仍坚固如初。桥成后,他邀请“太平书法双杰”之一的赖懋杰题写“太平桥”三字(李章杰亦为双杰之一)。这座“风雨桥”不仅连通了两岸交通,更锁住了杨村乡人的期盼,成为他“同是太平人,身系杨村情”的生动见证。
   二、题字银山庙:以笔载道,续文脉之魂
   为杨村银山庙题字,更彰显了李章杰的笔墨功力与文化担当。银山庙坐落于杨村金龟岗北麓,始建于宋末元初,因王阳明题“护国灵祠”匾额声名远播,更被杨村人视为本地“文枢”——百姓笃信“庙盛则杨村文风兴”。


   清宣统二年(1910年),银山庙因年久失修渐衰,乡邻集资重修后,力请李章杰题写庙楣与庙联。彼时太平书法双杰之一的赖懋杰已过世,众人遂推举李章杰书写庙名。他不负所望,挥毫写下“银山庙”三字,笔力遒劲如枯松挂剑,兼具刚健与厚重,见者无不叹服。他为庙门石柱题写“灵显三山护国佑民凭道法;霜飞六月除灾荡寇仗神功”的门联,更暗藏杨村历史与信仰密码,成为承载杨村精神的文化印记。
   如今虽然原庙石柱已荡然无存,但题字的风采与庙联的深意,早已融入庙址改建的学府文脉之中。而王阳明与杨村的关联,除了为银山庙题匾、借庙显灵传说平寇,更在于他在赣南推行“乡约”制度时,太平受其影响形成重视教化、守望相助的民风——这也为后来李章杰办学兴文、牵头修桥奠定了文化基础。

   李章杰的墨宝存世无多,但其德行却如太平江水浸润太平地区,杨村乡里父老常言:“李章杰在时,吾杨村文脉蔚然,仁风广被。”他以太平客家人的身份,用一己之力为杨村架桥通津、题匾耀宇、助读兴文,用一生践行了“达则兼济乡邻”的准则。
   如今,太平桥仍横跨碧波,承载着往来行旅;原银山庙则因历史变迭迁至太平桥旁的水口庙旧址,合并更名为“水口银山庙”。此举暗含传统风水智慧:水口为杨村“气口”,是杨村风水的“关锁”之地,将象征“文枢”的银山庙迁入水口庙,既让“护佑之灵”守好杨村“气脉入口”,锁住一方吉气,又使“文脉之魂”与水口“地脉”相融,寓意杨村文风与风水同兴。尤为珍贵的是,合并后的“水口银山庙”,仍沿用李章杰当年题写的“灵显三山护国佑民凭道法;霜飞六月除灾荡寇仗神功”门联,让这份承载着杨村历史记忆与信仰的笔墨,继续守护着一方乡邻,延续着护佑故土的精神传承。
   而李章杰的风范,正如九连山的青松,历经岁月愈发挺拔。身虽殁而名益彰,行虽远而风长存,这便是对这位“杨村外乡贤达”最贴切的写照。

·上一篇:双庙镇杨村:山水之间的慈悲守护 ·下一篇:杨村水口银山庙:山水融契文脉永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