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峰笔下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村印象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旅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客家文化 更多

客家风情

岁时佳节

方言俗语

风物图解



 ·当前位置:首页 > 客家文化 > 客家风情 > 内容 

三峰拱卫,四水归堂:杨村镇山水交融的风水玄机

作者:蔡海峰  发布时间:2020-6-19 19:12:52
   赣南南端的杨村镇,正处粤赣交界的咽喉之地,三座形态各异的山峰如天然屏障环绕四周,四条蜿蜒河流似脉络交织汇涌,山水相依间藏尽风水玄机。北有车田村北嶂横亘,东南有员布村笔架峰耸峙,西南有陂坑帽山官印峰矗立,绵延山势间松涛叠翠;黄坑河自南向北、陂坑河自西向东,于蔡屋村相拥汇聚成新蔡河,携水势向北流淌;东水河自东向西奔涌至杨村圩,与新蔡河再度交汇后合力北行;蕉陂河自西向东北蜿蜒,直至北嶂下的水口,最终四条河流于此相融,形成太平江,如银带般向北奔腾而去,山水相映间,春日云雾缭绕如仙境。
   从风水玄学视角观之,“三峰拱极”配“四水归堂”,构成上佳格局,为杨村催丁、聚财、显贵,在学业、仕途等方面更显庇佑之力。河流的汇聚与奔涌,恰似“财源归库”,让吉气随水脉流转,与山势的“藏风聚气”相辅相成,共同滋养这片土地。
   正北面的北嶂,堪称杨村的“玄武靠山”。风水讲究“北面有靠,气不外泄”,北嶂面朝杨村拔地而起,如巨手横拦,将冬季南下的寒风与杂乱气场尽数抵挡,完美实现“藏风聚气”的核心要义。其群山绵延之势,恰如“龙脉”蜿蜒沉降,为杨村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之气,对应风水里的“长生位”,主司人丁兴旺与家族绵延。当地老人常言“北嶂青,人丁兴”,正是因这道靠山让杨村气场稳固,为族群繁衍提供了根基。山间繁茂的松柏杂木,更被视作“龙林”,风水术中素有“林木兴则宅必发旺”的说法,进一步滋养着人丁兴旺的吉兆。而山脚下太平江的平稳北流,如“玄武拖水”,为靠山增添灵动之气,让稳固的气场更具生机。
   东南员布村的笔架峰,以“文星照临”之态赋能杨村学业功名。此峰形如文人案头笔架,三峰并立的轮廓暗合“品字三台”之象,在风水里属典型的“文曲星”化现。其面朝杨村西面,与杨村内大明堂形成“朝揖拜伏”的有情格局,象征文气自东方汇聚,滋养学子心智。风水有云“笔架山现,金榜题名”,杨村历来文脉昌盛,正是得益于这道笔架峰的庇佑。春日云雾缭绕山间时,更似“文气蒸腾”,为应试求学者加持智慧气场,助其思如泉涌、下笔有神,暗合“长生水主智慧”的风水要义,让聪明之子接连涌现。而东水河自东向西汇入新蔡河,恰如“文水朝堂”,将东方文气顺流带入杨村,与笔架峰的文星之力相得益彰。
   西南陂坑的帽山官印峰,则以“官禄加持”之姿旺杨村仕途财运。此峰形如官员印信,圆正厚重,正对杨村北面,构成“官印朝堂”的贵气格局。在风水体系中,官印象征权力与禄位,对应“临官位”的吉兆,主官运亨通、功名显赫。其面朝杨村的朝向,恰似“官禄之气来朝”,为当地从政者带来贵人运与晋升机缘,故杨村历来多有贤达之士出仕任职。同时,官印峰的圆融山势与北嶂的稳固气场相呼应,形成“官旺聚局”之象,既催官贵又聚财富,又让官贪而不腐,为杨村在农耕、商贸、仕途中财源稳步累积,契合“帝旺水聚,富贵自来”的风水逻辑。陂坑河自西向东汇入新蔡河,如“禄水归堂”,将官印峰的贵气随水流传递,为杨村财运与仕途添砖加瓦。
   山水相济间,更暗藏“三吉拱明堂,四水归金库”的深层玄机。北嶂主“长生”旺人丁,官印峰主“临官”兴仕途,笔架峰主“文气”旺学业;黄坑河、陂坑河、东水河、蕉陂河四水汇流成太平江,如“四水朝宗”,将各方吉气汇聚于杨村腹地,形成“天门开(山势敞阔纳气),地户闭(河水汇聚藏财)”的聚气聚财之道。春日云雾在山间流转、河水在境内奔涌,吉气随山水循环不息,让杨村气场生生不息。
   历经岁月流转,杨村“三峰拱卫、四水归堂”的风水庇佑早已融入当地肌理。北嶂护佑人丁绵延,笔架峰滋养文脉书香,官印峰加持官禄财运,四条河流则如血脉般传递生机与财气,山水相依间,成就了杨村丁财贵俱全的福泽之地,也让这份源于自然的风水智慧,成为客家文化中珍贵的精神印记。
·上一篇:杨村老人,在“宝”与“薄”之间.. ·下一篇:杨村人“问仙”:客家妇女的幽冥..
关闭本页】【返回页顶


联系我们 | 征稿启事 | 责权声明

()  

信息由如涉及隐私、侵权等,